1.常见命令
本文最后更新于:4 年前
1 文件目录结构 1 linux的系统目录文件 (一切皆文件)
2 相对路径和 绝对路径 (一般绝对路径用的多在linux里面) 2 命令基本格式 1 命令提示符 [root@localhost ~] 其中: root 当前登陆用户 localhost 主机名 ~ 当前所在目录(家目录) 如果是root代表/root; 如果是普通用户user1代表/home/u ser1 普通用户提示符$
2 命令格式 命令 [选项] [参数] 注意: 个别命令的使用不遵循次格式 当有多个选项时,可以写在一起 简化选项与完整选项 -a 等于 --all
3 查询目录中内容:ls ls [选项] [文件或目录] 选项: -a 显示所有文件,包括隐藏文件 -l 显示详细信息 -h 人性化显示文件大小
3 文件处理命令 1 剪切或改名命令:mv mv [原文件或目录] [目标目录] 命令英文原意:move
2 复制命令:cp cp [选项] [原文件或目录] [目标目录] 命令英文原意:copy 选项: -r 复制目录
3 删除文件或目录:rm rm -rf [文件或目录] 命令英文原意:remove 选项: -r 递归删除目录 -f 强制
4.切换所在目录:cd cd [目录] 命令英文原意: change directory 简化操作:cd ~ 进入当前用户的家目录cd 同上cd - 进入上次目录cd .. 进入上一级目录cd . 进入当前目录
5 建立目录:mkdir mkdir -p [目录名] -p 递归创建 命令英文原意: make directories
6 创建文件:touch
7查询所在目录位置:pwd pwd 命令英文原意:print working directory
4 文件搜索命令 1.命令搜索命令
whereis 命令名 #搜索命令所在路径及帮助文档所在位置 选项: -b 只查找可执行文件 -m 值查找帮助文件
PATH 环境变量:定义的是系统搜索命令的路径 相当于window 下的path
2.文件搜索命令 示例: find / -name install.log find /root -iname install.log find /root -user root find /root -nouser
* 匹配任意内容 ? 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[] 匹配任意一个中括号内的字符
find /var/log -mtime +10 #查找10 天前修改的文件-10 10 天内修改文件10 10 天当天修改的文件 +10 10 天前修改的文件 atime 文件访问时间 ctime 改变文件属性时间 mtime 修改文件时间
find . -size 25 k #查找文件大小是25 KB的文件,注意k是小写的.-25 k 小于25 KB的文件25 k 等于25 KB的文件 +25 k 大于25 KB的文件 find . -size 25 M #查找文件大小是25 MB的文件,注意M是大写的.
find /etc -size +20 k -a -size -50 k #查找/etc/ 目录下,大于20 KB并且小于50 KB的文件 -a and 逻辑与,两个条件都满足 -o or 逻辑或,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find /etc -size +20 k -a -size -50 k -exec ls -lh {} \;find /var/ log -size +3 k -a -size -10 k -a -type f | xargs rm -f #查找/etc/ 目录下,大于20 KB并且小于50 KB的文件,并显示详细信息 #-exec {} \;这是固定格式
3.字符串搜索命令 grep [选项] 字符串 文件名 #在文件当中匹配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选项: -i 忽略大小写 -v 排除指定字符串
4.find命令和grep命令的区别 - find命令:在系统中搜索符合条件的文件名.- grep命令:在文件中搜索符合条件的字符串.
5 帮助命令 1 man命令
2 选项帮助 命令 --help 实例: ls --help 但是不适用内部命令,如cd :help cd
6 压缩与解压缩命令 1 打包命令&解包 tar -zxvf 压缩包名.tar .gz 选项: -x 解压缩.tar .gz 格式 #加上-C 表示解压到指定的目录tar -zxvf 压缩包名.tar .gz -C 指定目录
2 .tar.gz格式 tar -zcvf 压缩包名.tar .gz 源文件 选项: -z 压缩为.tar .gz 格式
tar -zxvf 压缩包名.tar .gz 选项: -x 解压缩.tar .gz 格式 #加上-C 表示解压到指定的目录tar -zxvf 压缩包名.tar .gz -C 指定目录
tar -zcvf 压缩包名.tar .gz 源文件 选项: -z 压缩为.tar .gz 格式
7 关机和重启命令 1 shutdown命令 shutdown [选项] 时间 选项: -c 取消前一个关机命令 -h 关机 -r 重启
2 其他关机命令(不推荐)
3 其他重启命令
4 退出登录命令
8 其他常用命令 1 磁盘使用情况:df df: 用于显示磁盘的使用情况 df -h: 格式化显示输出磁盘使用情况
2 查看任务进程:to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任务进程 第一行:10 :01 :23 — 当前系统时间126 days, 14 :29 — 系统已经运行了126 天14 小时29 分钟(在这期间没有重启过)2 users — 当前有2 个用户登录系统 load average: 1.15 , 1.42 , 1.44 — 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1 分钟、5 分钟、15 分钟的负载情况。 第二行: Tasks — 任务(进程),系统现在共有183 个进程,其中处于运行中的有1 个,182 个在休眠(sleep),stoped状态的有0 个,zombie状态(僵尸)的有0 个。 第三行:cpu状态6.7 % us — 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。0.4 % sy —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。0.0 % ni —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92.9 % id — 空闲CPU百分比0.0 % wa — IO等待占用CPU的百分比0.0 % hi — 硬中断(Hardware IRQ)占用CPU的百分比0.0 % si — 软中断(Software Interrupts)占用CPU的百分比 第四行:内存状态8306544 k total — 物理内存总量(8 GB)7775876 k used — 使用中的内存总量(7.7 GB)530668 k free — 空闲内存总量(530 M)79236 k buffers — 缓存的内存量 (79 M) 第五行:swap交换分区2031608 k total — 交换区总量(2 GB)2556 k used —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(2.5 M)2029052 k free — 空闲交换区总量(2 GB)4231276 k cached —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(4 GB) 第五行以下: PID — 进程id USER — 进程所有者 PR — 进程优先级 NI — nice值。负值表示高优先级,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VIRT —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,单位kb。VIRT=SWAP+RES RES — 进程使用的、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,单位kb。RES=CODE+DATA SHR — 共享内存大小,单位kb S — 进程状态。D=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=运行 S=睡眠 T=跟踪/停止 Z=僵尸进程 %CPU —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%MEM —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TIME+ —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,单位1 /100 秒 COMMAND — 进程名称(命令名/命令行)
3 查看内存占用:free 内存占用情况: total:内存总数; used:已经使用的内存数; free:空闲的内存数;buffers Buffer:缓存内存数; cached Page:缓存内存数。
4 查看操作历史:history
5 在显示器输出内容:echo
6 文件查看命令
默认在屏幕上显示指定文件的末尾10行 参数: -f 显示文件最新追加的内容。 -行数 在屏幕上显示指定文件的末尾参数设置的行数